科海工程檢測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
聯系電話:18523980555
聯系座機:023-63210977
聯系地址:重慶市渝北區余松一支路7號龍湖紫都星座B棟5F
發表時間:2024/8/16 14:25:00
寧波屬雷暴高發地區,截至7月31日,我市范圍內今年所發生的雷暴日天數已達67天,接下來一直到9月,是我市雷暴高發季。
目前已造成一人死亡。7月12日晚,奉化市莼湖鎮一女士在騎自行車途中不幸遭雷擊身亡。7月14日晚,一場強雷暴打壞輸電線路,造成江北400戶村民停電十幾個小時。同時,鄞州一工廠因遭雷擊起火,造成數百萬的財產損失。
“寧波雷暴季有啥特點?”“是不是只要樓上有避雷針,在家里就不會被雷擊了?”“手機是否真是‘引雷器’?”……
帶著大家的疑問,近日,幫辦記者特地采訪了市防雷中心。
汽車外殼不會導電?“法拉第籠”效應使車防雷電
“對于室外防雷,汽車往往是最理想的防護設施。野外一旦遇到雷電天氣,應躲在車內,切記不能開動。”
對此,市民有疑惑:汽車的車身多為金屬材質,外殼難道不會導電?
“這和‘法拉第籠’效應有關。”防雷專家稱,“法拉第籠”是一個由金屬或者良導體形成的籠子。是以電磁學的奠基人邁克爾·法拉第的姓氏命名的一種用于演示等電勢、靜電屏蔽和高壓帶電作業原理的設備。
“法拉第籠”是封閉的,當它處于高電位時或接地、放電桿對其放電時,“法拉第籠”帶電,但其內部場強為零,所以,站在“法拉第籠”里的人是安全的。因此,汽車也可以看作一個“法拉第籠”,車身會因遭雷擊而帶電,但車內的人不會“惹”電。
雷雨天氣,車主在車內相對安全,但一些細節也要注意。車內廣播、GPS導航、車載電話等零部件需關閉,因為這些無線電頂端電荷量密度較大,容易吸收雷電。同時,把汽車天線收起,停車盡量停在地形相對較低的地方。
對于市民有關汽車在高速上被雷擊中的擔心,專家表示,這樣的概率低。不過,萬一擊中,先穩住車子,緩慢靠邊停車,然后待在車內,等車體電流逐漸釋放完后,確定周圍無雷暴后,才可以出來。(注:一般車體電流釋放過程需要十幾分鐘)
手機真是“引雷器”?與雷電尚沒有確切關系
近幾年,曾發生過有人在打雷時接聽電話,導致耳朵鼓膜穿孔、電話被損壞失靈的事件。
手機是否真是“引雷器”?目前爭議很大。
專家表示,手機與雷電尚沒有確切關系。不過,手機作為金屬物,有引雷的效果。也就是說,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手機收發電訊信號的功能不是引雷的主要原因,但是,手機作為一個金屬物品,比較容易吸引雷電“注意”。
專家指出,如果在室內,盡量也不要使用固定電話通話,因為固話與外部有接線,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另外,高層樓房的電梯機房一般都設在頂層,雷擊發生時,樓房頂層容易受到雷電影響,若等電位連接和浪涌保護措施不完善,易造成電梯“停擺”。為此,打雷時盡量別坐電梯。
裝了避雷針能否高枕無憂?遠離門窗是關鍵
裝了避雷針,躲在屋內就能萬事大吉嗎?
雷電防護專家表示,如今,為了防止直擊雷的襲擊,不少建筑物都安裝了避雷針或避雷帶等接閃器。但當雷電發生時,這些防雷裝置往往起到的是引雷效果。雷電電流由接閃器通過引下線導入地下,只能防止建筑物本身免遭雷擊,并不能讓里面的人和設備完全擺脫雷擊的危險。
在室內如果不注意采取措施,除了會遭受球形雷直接襲擊外,更可能遭受間接雷擊的侵害。
在室內該如何防雷?專家建議,在室內不要靠近建筑物或構筑物外墻柱子,一定要關閉好門窗,盡量遠離金屬門窗、金屬幕墻,不要站在陽臺上,不要靠近、更不要觸摸任何金屬管線,包括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
“打雷了,下雨收衣服啦。”這句話常掛在嘴邊,但生活中可得小心。如果只是下雨,收收衣服沒問題,如果正遇上頭頂附近打雷,還是先別收衣服為妙。因為靠近門窗、陽臺等地方,容易遭雷擊。
電腦關機仍招雷?拔掉電源才安全
雷電有直擊雷和雷電感應之分。雷電季節,影響家用電器安全的主要“禍首”是感應雷。
所謂雷電感應,是指當雷電發生時,在進入建筑物的各類金屬管、線上產生的高強度電磁感應導致電線導體電壓驟升而致使家用電器燒壞,甚至燒毀。
“電視機、空調、電腦、冰箱是最容易被雷擊中的電器。”專家告訴記者,這幾樣電器在雷雨天氣要特別注意拔掉電源。
電視機由于有室外電路,需要信號傳輸,所以成為雷電的“頭號目標”。
空調由室外機和室內機組成,雷雨天氣,使用空調,雷電容易由室外機導入室內機,引發短路、著火等情況。
空調防雷需特別注意:室外機外殼及金屬支架要做好接地,或與樓體做引下線用的鋼筋焊接,防止閃電直擊。
電腦也如此。如果電腦在電源線和網絡線上沒有安裝避雷器的話,打雷時要把電源線和網絡線都拔掉,而不是關機。
雷擊所產生的過電壓會導致半導體集成電路被瞬間擊穿,造成損壞,關機是沒有用的。
“拔掉電源不一定防雷,最好連網線一起拔掉。”專家稱,由于網線還連接著電腦,雷電流照樣可以通過網線燒壞網卡或者“貓”。
“其實,避免家電引雷入室,最重要的就是切斷所有室外進線。”在專家看來,居民家電防雷,最為簡單有效的辦法是,雷雨天拔除電器的電源線,以及寬帶網絡線、數字電視機頂盒信號線、固定電話線等網絡信號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看到的閃電和聽到的雷聲間隔很短時,不要急著去拔電源線。曾發生過市民拔信號線時,外面的天線正好遭遇雷擊,當場把當事人手掌擊穿,不治身亡。
寧波雷暴季有3大特點
寧波雷暴季的3個明顯特點,市防雷中心主任胡余斌如是總結:
從時段看,雷電閃擊主要集中在午后及傍晚,尤以13~14時和16時高發。
從月份看,全年雷電活動主要集中在6~9月。2011年全年雷電活動主要集中在7~8月,地閃次數占總數的76.47%。
從雷電閃擊密度分布看,山區多于平地。2011年全市的平均地閃密度12.06/平方公里。
“根據往年情況看,雷電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主要集中在農村。”胡主任說,這是因為,雷電有一定的選擇性,而農村的地理環境和特性,恰好“對”了它的“胃口”。
曠野里孤零零的一幢建筑物,田野里供休息的涼亭、草棚、水車棚等物體比較容易遭受雷擊。
相關閱讀
雷電的監測數字怎么得出
如何應對雷電災害?現如今,寧波用上了高科技手段———雷電預報預警系統,專門用來捕捉“雷公”的情緒變化。
“寧波雷電預報預警系統”結合精細化的地理信息,實現雷達、衛星、閃電定位儀和大氣電場資料的綜合顯示,重點區域的雷擊概率實時滾動顯示,對雷電發生概率、重點區域的雷電危險度進行等級預報,并提供聲音預警。這些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防雷中心,雷電就會在電子地圖上“現形”。
這一系統解決了以往雷電相關資料的分散問題,有助于提高預報員雷電監測分析的時效性;其自動生成的雷電預報預警產品及聲音預警等功能,又使雷電的精細化預報服務多了一項助力;系統具有的分析回顧窗口及歷史資料分析模塊,具有分析統計功能,比如哪些時段是雷暴多發期,哪些地方容易造成雷擊災害的閃電最多,為有效防雷減災提供科學依據。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金曉東 余姣姣 責任編輯:賴敏)